意大利语系举办“文学之真与世界之实”讲座:解读卡尔维诺的创作思想
发表时间:2025-04-27
2025年4月24日,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意大利语系主办的“文学之真与世界之实——论卡尔维诺的创作思想”专题讲座在我校诚信楼1218举行。讲座由吴菡老主持,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许金菁担任主讲人。
本次讲座聚焦于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·卡尔维诺(Italo Calvino)的文学创作,探讨其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思想演变与艺术风格。作为20世纪后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作家之一,卡尔维诺的作品横跨新现实主义、幻想文学、后现代叙事等多个文学范畴,具有极强的思想深度。许金菁副教授通过对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深入解析,从多维视角引导听众走进这位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。
在本次讲座中,许金菁副教授深入介绍了意大利作家伊塔洛·卡尔维诺的文学成就与创作思想。卡尔维诺早年参与反法西斯抵抗运动,其代表作《蛛巢小径》以儿童视角展现了战争现实,语言上融合文学与“世俗”表达,真实再现普通游击队员的状态。进入60年代后,他以《树上的男爵》展开奇幻变奏,“柯希莫虽远离地面,却始终关注着世界的变革”。巴黎时期创作的《看不见的城市》则以马可·波罗与忽必烈汗的对话构建哲学化的幻想城市,引发对存在本质的反思。晚期作品《帕洛玛尔》通过观察“物”,反思人类中心主义,主张从非主观、非理性的角度理解世界,展现“物的独立世界”。整场讲座展现了卡尔维诺从现实主义到幻想、从人类中心到物的世界的思想演变,呼应了“文学之真与世界之实”的主题。
许金菁副教授指出,卡尔维诺的文学是一种面向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。他用文学追问“真”的本质,揭示现实的多重维度,为读者提供了超越日常经验的认知路径。
在交流环节中,同学们踊跃提问,与主讲人就卡尔维诺的棱镜表征,人文和科学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。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卡尔维诺文学世界的理解,也激发了对“文学与现实”关系的进一步思考。
主讲人:许金菁,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,主要从事意大利近现代文学研究、比较文学研究;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;在《外国文学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